主题: 借一老师之笔读懂镇巴

  • 铿锵玫瑰
楼主回复
  • 阅读:1067
  • 回复:1
  • 发表于:2017/2/23 11:45:18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镇巴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张飞的镇巴

序:杨盛峰  文:唐宜钟


历史浮掠而过,大地惯于静谧。一些历史,化为了文字;一些历史,湮为了尘埃。但更多的,渘进脚下的土地,长成在人们的生活里。土地,因人而有了意义;人,因土地而有了传承。


这片土地,现在叫镇巴。早先,她叫过洋源、定远、班城、南乡,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名字。虽然远在新石器时代,这片土地已经有了人烟。但那时的人们,在自己极其有限的活动范围内,亦步亦趋的为这片土地起着一些仅用来辨别大致方位的名称。看见河流,就叫“河坝”;看见山梁,就叫“梁上”;看见草坪,就叫“大坪”。


土地就这样等待着,等待着她的开始,等待着她的归属。如怀揣梦想的少年等待时间为其正名,如待字闺中的少女等待夫君为之冠姓。


公元215年,那一年应该是风调雨顺的一年。虽然战火燃到了这里,大地却依然厚实。张飞打马而来,衣上还沾着蜀中的风尘。土地欣然,像等来了故人,张飞淡笑,像寻得了旧友。于是,这片土地遵循着心灵的召唤,理所当然的让张飞为自己的每一个细节命名。张飞捞旗之河,便叫捞旗河;晒旗之坝,便叫晒旗坝;拴马之岭,便叫拴马岭;歇马之台,便叫歇马台。于是,这片土地的内心,最先烙下的就是张飞。于是张飞的梦中,惊扰而来的就是这片土地。心之所系,即为故里。于是张飞被封为“南乡侯”,建置于归仁山,即今之渔渡。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也。张飞在其“故里”,立功甚多,击退张郃、稳定川北、夺取汉中。立德更甚,定远同知马允刚在《汉张桓侯祠记》中说:“盖侯(张飞)之功在史册,名在天壤,虽妇人孺子莫不知之。诚神之正直,忠义而不朽者也。人之敬候之神,因思侯之所以上事其君,下抚其民,中交其僚属者,皆不可及焉,则知正直忠义人人可师。”


人们敬张飞、师张飞,一时陷入了群体无意识创作。有寨,张飞一定驻扎过,便有了“猫耳寨”;有滩,张飞一定洗过马,便有了“洗马滩”。此时,张飞若朝阳,使这片土地上的每一颗露珠都晶莹。


再然后,张飞变成了群体意象。人们将自己的每一缕生活,每一个诉求,每一种精神都表达为张飞。为了言明生活的惬意,腊猪腿便为张飞之至爱,泡姜鸡便为张飞之亲烹。为了追寻智慧与正义,便有了“张飞审案,粗中有细”的故事。为了教化兄弟之情、忠正之义,在张飞封地的渔渡,守望这一袭土地的山,便成了关公的化身——“关公梁”。


张飞夫人为曹操的侄女,在某个意气风发的时候,张飞会指着“截曹坝”对夫人说:“看,就在这儿,我截住了曹军,所以此地叫截曹坝。”夫人也许会说:“因为是将军您截住的,才叫截曹坝。人们关注的不是截住曹军,而是尊敬将军您。”刘禅的皇后为张飞的女儿,在某个困倦的午后,他也许会问:“南乡即为乡,我们何不一去。”皇后可能会答:“南乡确实为乡,但那里的人们,一定以为是父亲的故乡。”


镇巴有张飞园,园中张飞着战袍,握蛇矛,踏骏马,人们会问:“马从何来?”渔渡东山之上,有“问侯亭”,亭中细问:“侯在何处?”时至今日,若非特意提起,人们都已经忘却了这里曾是张飞的镇巴。但人们走在张飞命名的土地上、吃着张飞吃过的食物、听着张飞的留下的传说。于是,非要说有一种精神,在最开初就刻在母亲的基因里,那就是张飞的精神。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