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洋县:贫困户圆了盖房梦

  • ら樱雪之城ペ
楼主回复
  • 阅读:1847
  • 回复:0
  • 发表于:2020/9/15 21:42:29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镇巴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王艺晨)“快看,这是前两个月刚下的猪娃。”49岁的黄建茹个子不高,这个平日里寡言少语的敦厚汉子在今年添了很多笑容。他家的院里,三间两层的新楼房盖着红色的琉璃瓦,滚瓜溜圆的生猪在宽敞的猪舍里欢实地叫个不停。

黄建茹是陕西洋县磨子桥镇一心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一家组组辈辈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日子勉强过个温饱。本分老实的黄建茹一辈子的愿望就是想改造原本阴暗潮湿的旧房,改善家人的生活环境。可就在前几年,备受慢性病折磨的老父亲病情愈发严重,加之抚养未成年女儿的经济压力,让这个本就羸弱的家庭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苦不堪言,修房子的愿望更加遥远了。

2016年,一心村被确立为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洋县税务局三级党组织服务基层“3+1连心共建”联系点,一心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成为各级税务部门联系单位的牵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洋县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多次入户走访、分析研判,征求黄建茹的发展意愿。过去,黄建茹一家主要通过种植玉米、元胡、乌药等维持生计,产业结构单一,考虑到养猪周期短、见效快,驻村工作队员便鼓励黄建茹尝试发展生猪养殖业。

对于发展生猪养殖业,起初,黄建茹也有畏难情绪。过去他也曾从朋友家“借”来一头母猪饲养,由于缺乏资金,无法扩大养殖规模,小打小闹挣不了几个钱。再加之不掌握专业化养殖技术,面对可能出现的疫病风险和市场不确定因素,他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为了让村里和黄建茹有一样想法的这些人放下思想上的包袱,洋县税务局党支部确立“扶贫先扶志”的总体思路,把共建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与村级党组织共同开展“主题当日+”活动,举办道德讲堂,还邀请养殖专家到村上现场授课,并且对帮扶干部提出了在送温暖的同时,更加注重送志气、送信心的要求。

在“四支力量”几次三番的鼓动下,黄建茹终于下定决心发展生猪养殖业。2016年12月,驻村工作队员帮助黄建茹在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办理小额贷款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初步建起了一个规模不算大的养殖场。为了钻研养猪技术,他到县城较大规模的养殖场实地学习科学养猪技术,还通过帮扶干部介绍他的科普视频认真掌握生猪各个阶段的饲养配比、防疫及生猪的防病、治病技术。

为了有个好收成,养殖场刚建起来的一年里黄建茹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他坚持定期喂食、精心管理,每天至少打扫两次卫生和消毒,科学地给猪仔保暖、降暑,打预防针,最大程度减少病染率。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十余头生猪全部健康养成,每隔几个月还能产出不少猪崽。出售猪崽的收入让黄建茹尝到了养殖发展的甜头,这让他的干劲更足了。

有了生猪养殖的成功经验和资金积累,2018年,黄建茹进一步拓展了养殖范围,修建了牛舍开始养牛,因为牛的病害更少、风险更低。虚心好学、勤劳肯干,黄建茹的日子一天天也“牛”起来,在村里说起养殖能手,大家都会说出黄建茹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故事。“建茹确实是个强人,看到他的成功,我们大家都有了信心,只要下功夫、肯苦干,我们都能富起来!”一心村村民黄宝儒说。

如今,黄建茹一家成了村上的养殖大户,随着猪肉行情越来越好,2020年上半年他们全家纯收入就达到了3万多元。“我的父亲通过了慢性病鉴定,每月吃药可以报销。我还有村上的疫情公益岗位,每年能收入6000元,多亏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帮扶干部的支持,贷款还清了,房也修成了,我家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住在宽敞明亮的新房子里,黄建茹感激地说。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